今年七月底,重庆的退休老人吴婆婆决定进行“靠谱投资”,经过长期考察,她前往银行欲向对方转账,此时的她还不知道自己已经掉入电信诈骗的陷阱。因为婆婆对智能手机不够熟悉,工作人员在询问帮助时发现了她的异常并报警。几经周旋,吴婆婆还是坚持个人想法,想方设法向骗子转账。
警方、工作人员协同其家人多方劝阻,但是收效甚微。此时,重庆发布联动重庆市反诈骗中心,邀请“诈骗心理研究团队”在渝成员、受害者心理研究专家、西南政法大学刑事侦查学院谢玲博士赶到现场,对婆婆进行访谈,竭力阻断诈骗团伙对其的心理控制。经过两个小时的心理疏导,吴婆婆终于幡然醒悟,意识到问题所在。谢玲分析说,吴婆婆能及时扭转认识,也是她“警觉性良好”的一种体现,只是此前被诈骗团队进行了太深太久的心理控制。
近年来电信诈骗层出不穷,国家也通过各种方式宣传,提醒大家提高警惕,莫要“一失足成千古恨”。西政作为高等政法学府,也一直通过多种方式发挥作用,防患于未然。
4月,西政刑事侦查学院与重庆市公安局刑警总队就“电信网络诈骗罪”独立成罪的立法问题召开讨论会。与会双方人员对“电信网络诈骗罪”在刑法中的具体呈现形式展开了充分讨论,认为需要关切实践需要,借鉴域外相关法律规定,明确概念界定、罪行分类、情节认定等内容。
双方均表示,院校机构与实务部门要不断深化校局合作机制,发挥各自优势,理论联系实际,共同推进“电信网络诈骗罪”立法必要性、可行性的论证,强化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分子的震慑力度,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维护国家安全与公共安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庆祝建党100周年献礼。
除此之外,西政还于6月举行了“全民反诈,守护校园”志愿服务活动,通过此次活动,师生团结一心,共筑防骗堤坝,提高了全校师生防范诈骗的思想意识,切实保护师生财产安全。
如今,电信网络诈骗高发多发,成为网络侵财犯罪主要类型之一,基于对接实务、人才培养的现实需要,西政刑事侦查学院将电信网络诈骗在内的新型互联网犯罪侦查作为教学科研改革重点难点,确立为未来一段时间侦查学学科新的发展方向,专门组建和培养了一个反诈研究团队。学院聘请了国家反诈中心及公安部特邀打击电信网络犯罪专家20余人作为实务导师指导和参与反诈研究团队的建设。
提高安全意识,西政伴你行。此后,学校也会继续通过组建大学生反诈宣讲团,开展反诈宣讲、拍摄反诈视频、上门预警劝阻等社会服务活动,为全民反诈贡献西政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