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2022年全年财政收支数据正式发布。其中12月财政收入同比延续了8月来的回升趋势。

核心观点

2022年全年财政收支数据正式发布。其中12月财政收入同比延续了8月来的回升趋势,同比达61.1%。我们理解这一则是去年同期低基数影响;二则从绝对规模看,12月财政收入亦显著超出历史同期平均水平,这与同期经济数据低位企稳、非税收入高增、出口退税减少等因素有关,其中非税收入绝对规模也录得近年历史次高水平,显示为实现财政平衡,央地财政已经在积极盘活和转圜。四季度财政收入增速的好转对全年的财政收支缺口有一定程度缓冲。

2022年12月公共财政收入同比逆势回升,一方面与低基数因素有关,2021年12月受当时经济表现影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仅录得-15.8%。

但与此同时,12月财政收入绝对规模表现也显著超过近年来12月平均水平。一则或与12月经济表现边际好转有关,同期地产领域数据小幅回升,12月土地与地产相关税种收入同比较前期亦小幅回升7.6个百分点至0.9%。二则依然与非税收入的积极盘活有关,12月非税收入同比44.4%,除基数因素外,其绝对规模也录得近年历史次高水平。三则与出口退税金额转正有关,12月出口退税收入866亿元,这一往年均为负贡献的税种转为正增,叠加2021年同期的-2899亿元较大规模退税,因此12月仅出口退税这一项便拉动单月财政收入增幅33.4个百分点;出口退税项形成正收入或与年末出口货物延期、数据核定等因素有关。

与此同时,12月中央财政收入与地方本级财政收入同比分别录得197.2%、10.3%,这一背离应与非税收入的特殊增收、隶属于中央负担的出口退税逆势转正均有关系。

即便如此,从2022年全年来看,财政收入规模仅录得年初预计值的96.9%,为近年同期的最低水平。“疫情冲击”和“留底退税”是两大背景因素。其中留抵退税政策让利给了微观,对公共财政收入的负贡献程度较大,可比口径下(退税前)全年财政收入同比增长9.1%,自然口径下(退税后)增速则只有0.6%。分税种表现亦是如此,受留抵退税影响的国内增值税对全年财政收入增幅拖累了7.3个百分点,为各税种之最。

全年来看,2022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最终以“歉收”画下句点,这一表现并不意外。一方面是去年二季度超预期的疫情冲击,以及为应对疫情而加码的留抵退税政策,共同导致4-6月公共财政收入增速同比分别录得 -41.3%、-32.5%、-10.6%的低位。另一方面,尽管去年8月份以来财政收入增速有所回升,但大部分来自低基数因素的贡献,小部分来自经济低位企稳、非税收入盘活影响,因此仅能部分缓解二季度财政收入下滑带来的压力。

拆解来看,2022年收入的下滑主要还是来自大规模的留抵退税政策。财政部表示,2022年“预计全年新增减税降费和退税缓税缓费达4.2万亿元,其中增值税留抵退税约2.4万亿元,力度是近年来最大的”。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0.6%,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9.1%,前者低于年初预计增幅3.8%。此外,2022年国内增值税增速-23.3%,降幅之大仅次于同样受减税政策影响的车辆购置税,拖累全年全国财政收入增幅7.3个百分点,为各税种中负贡献首位。

2022年税收收入结构从另一角度映射全年经济的变化。2022年全年,国内消费税受以四季度为代表的较高增速拉动,增速拔得四大主要税种头筹,或与四季度以来加征的电子烟消费税等多因素有关。而个人所得税增长6.6%、可比口径下(退税前)国内增值税增长4.5%、企业所得税增长3.9%,反映了下半年工业服务业生产经营活动有所恢复。进出口相关税种表现相对良好,进口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外贸企业出口退税(1-11月)、关税分别增长15.4%、12.2%、1.9%,均低于2021年,但仍有一定韧性,与全年进出口表现表现吻合。受地产景气度下降影响,全年地产与土地相关税种表现明显较差,地产与土地五项税种合并后同比增长只有-7.6%。

2022年全年,国内消费税受以四季度为代表的较高增速拉动,全年增速录得20.3%高位水平,拔得四大主要税种头筹,这一点或与四季度以来加征的电子烟消费税、年末消费税金额较小波动易放大、主要征收范围为高能耗及高档消费品等多因素有关。而个人所得税增长6.6%、可比口径下(退税前)国内增值税增长4.5%、企业所得税增长3.9%,基本来自下半年工业服务业生产经营等经济活动有所恢复的拉动。

受地产与土地景气度下降影响,2022年全年地产与土地相关税种表现基本较差,地产与土地五项税种合并后增长-7.6%。其中契税、土地增值税为主要负贡献分项,同比分别录得-22%、-7.9%;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虽为正增,但正增部分主要来自上半年的拉动,下半年均现显著下行趋势,房产税与之类似。

进出口相关税种中,进口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全年增长15.4%;外贸企业出口退税除12月特殊因素外,1-11月增长12.2%(1-12月增长-10.5%),上半年增速中枢更高。关税全年增长1.9%。进出口环节三项税种增速虽均不及2021年表现,但仍维持一定韧性。

再看支出端,2022年公共财政收支差额在11月便显著超出了年初目标赤字规模33700亿元,这意味着如若12月支出规模继续扩张,则全年需要动用的存量资金规模将显著超年初预期;实际上12月公共财政支出增速继续下行1.9个百分点至3.0%,支出的收缩反映了存量财政资金仍处于较紧张状态。从全年来看,受收入掣肘,2022年公共财政支出进度只有97.6%,为近年较低水平;增速为6.1%,亦低于年初预计的8.9%。需要注意的是,这一支出增速仍相对收入增速偏高,主要来自社保就业、卫生健康等刚性支出分项,它们也在一定程度分流了基建资金支出。所以回看2022年下半年,“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的出台有一定必然性。

尽管2022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端受到收入因素影响,同样未完成年初预计的目标值,即支出267125亿元,增长8.4%。但全年支出端表现较收入端仍明显维持韧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进度达96.9%,不仅为近年最低水平,同时也是近年来少有的“歉收”年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进度达97.6%,略高于收入端,延续了2020-2021的“少支”特征。

但需要注意的是,2022年支出的韧性主要受到社保就业、卫生健康、债务付息等刚性支出。具体来看,2022年支出分项增速从高到低依次为:卫生健康(17.8%)、债务付息(8.7%)、社保就业(8.1%)、教育(5.5%)、交通运输(5.3%)、科技(3.8%)、农林水(2.3%)、城乡社区(-0.2%)、文旅体育传媒(-2.0%)、环保(-3.2%)。一定程度分流了基建类资金的支出(交通运输、农林水、城乡社区)。

此外注意到由于2022年的经济表现,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差额于11月便显著超出了年初目标赤字规模33700亿元,与近年同期基本在12月才显著突破赤字规模不同。因此为保障尽量减少用于弥补财政收支缺口的存量资金的动用,12月支出端的收缩基本符合前期预期;而这一点同时亦反映了狭义财政存量资金规模的确处于较为紧张的紧平衡状态。

再看广义财政。2022年全年政府性基金收入累计同比-20.6%,较前期的-21.5%小幅收窄,12月单月内生变化不大,增速变化主要与基数因素、专项债分布因素有关。纵观全年,第二本账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两端表现基本较符合预期。其中收入端主要受地产增长中枢下台阶约束,土地出让金增速上半年迅速下行;下半年亦始终处于低位徘徊状态。支出端增速呈前高后低趋势,除2021年形成的基数影响外,与全年的财政节奏大幅前倾、专项债发行节奏集中于上半年有关。

2022年12月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增速-17.2%(前值-12.7%),存在一定高基数因素,扣除基数因素后的三年复合增速2.5%(前值0.5%)。12月支出增速-35.5%(前值-21.2%),与2022年专项债发行集中于1-6月、10月,且2021年专项债发行节奏后置有关。

相较于一般公共预算的超预期表现,全年政府性基金预算表现基本符合市场预期。收入方面,以土地出让金为主的收入端增速于上半年迅速下行,这不仅与当时的土地市场不景气有关,同时由于2021年下半年财政口径下土地出让收入增速未充分反映土地市场下行趋势,形成了一定的滞后反映。

下半年这一降幅有所收窄,但始终处于低位徘徊状态,略超市场预期,即土地财政缺口较年初预计偏大,这一点或与年内受疫情影响带来的经济下行趋势有关,而这同时带来了第二批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的下达,以弥补土地财政所造成的基建缺口。

支出方面的前高后低,则完全以专项债发行节奏为主导。

财政部公布2022年全年预计新增减税降费和退税缓税缓费4.2万亿元,其中增值税留抵退税约2.4万亿元,力度是近年来最大。同时对2023年的相应政策,财政部的表态则更加注重落实前期政策,完善相应措施,增强精准性针对性;从这一表述来看,2023年继续延续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的概率相对较低。减税将不再是年度政策重点。

财政部表示,2022年为应对经济运行面临的严峻挑战,年初实施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7月扩大全额退还留抵税额政策的行业范围,对部分乘用车阶段性减半征收车购税等等等,预计全年新增减税降费和退税缓税缓费达4.2万亿元,其中增值税留抵退税约2.4万亿元,力度是近年来最大的。

此外,财政部在回答“加力提效”的“提效”部分时,还表示对于2023年应综合考虑财政承受能力和助企纾困需要,在落实好前期出台政策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减税降费措施,突出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以及特困行业的支持,增强精准性针对性。

对于2023年财政政策的“加力提效”,财政部表示“加力”指向财政支出强度、专项债投资拉动上加力,并统筹财政收入、财政赤字、贴息等工具。从2023年提前批额度下达时间为历年最早、各地进一步提前储备项目、23年1月发行的较大规模新增专项债(4912亿元,去年同期4844亿元)等信号看,2023年是一个典型的财政靠前发力年。对2023年一季度来说,项目早开工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点。对于“提效”,财政部表示要加强与货币、产业、科技、社会政策的协调配合,结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到的“政策性金融要加大对符合国家发展规划重大项目的融资支持”,2023年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PSL、PPP等政策工具预计将发挥更大作用。对宏观面来说,“财政前置”仍是2023年的一个看点。

核心假设风险

外部环境变化超预期导致经济压力显著加大,经济下行超预期,刺激政策效果超预期,地产压力上升超预期,海内外疫情情况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