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历数次风格切换
年初至今,A股市场经历数次风格大切换,化工、周期、科技、新能源等轮番上演结构性行情,令公募界的价值投资经理屡屡犯难,被动接受是他们中的多数作出的妥协。华安国企改革、中邮信息产业、工银新金融股票,这些看似主题鲜明的基金背后,却难见与之相称的垂类个股,反而都在重仓宁德时代,这在此前的持仓中并不多见。
基金公司也不号召他们这样做,认为隔行如隔山,“赛道”的切换无疑火中取栗,但有些擅长消费的经理不得不去盯有色,有些专注医药的不得不去配新能源车,原因也简单,不少基金经理坦言,行情轮动太快,业绩排名压力太大。
对此,基金经理未必会在公开场合直抒胸臆,但就保规模、稳业绩的刚需而言,市场变时不调整,就只有死路一条,或沉没在浩瀚基海中不见踪影,投资人不再问津。
应激之策,基金经理大胆试错,期望意外之喜如约而至,投资策略无暇顾及,抓住牛股就是胜利。于是在市场中,投资风格漂移的情况屡见不鲜,但类似操作,胜败鲜明。
华安文体健康,侧重对文化娱乐、体育、健康主题相关上市公司的深入分析,挖掘该类型企业的投资价值。二季报重仓股列入中兵红箭、富瀚微、蔚蓝锂芯,个股季内涨幅均超20%,基金季内回报27.11%。长盛中小盘精选,鲜明指出配置中小盘股票,且比例不低于股票投资资产的80%。二季度重仓股列入老板电器、古井贡酒、三一重工,部分个股季内跌幅明显,基金上半年回报-0.58%。
风格漂移情况频频出现
类似切换既定投资策略的产品不在少数,尤其是投资中小票的基金。有券商基金分析师告诉记者,围绕高景气成长板块的投资,中小盘个股的估值提振不少,相关投资此类标的的基金受益匪浅,但现实情况是,“中小盘类的基金,今年表现差的几乎都是配大票的,而表现好的里也不乏非新能源个股”。
目前以投资中小盘股票作为投资策略的基金逾百只,Wind统计显示,首尾业绩差距巨大,截至9月15日,华夏行业景气年初至今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高达77.04%,圆信永丰兴源C低至-11.67%。
收益相对较差的还有红塔红土盛弘C,年初至今净值增长率仅4.91%,二季度重仓股中,前三名分别是招商银行、平安银行、TCL科技。另有红塔红土盛世普益年初至今收获7.00%回报,二季度重仓股也是大票横行,招商银行、海大集团、TCL科技分列前三位。
根据相关中小盘基金的投资策略,相关基金合同中明确规定,基金管理人自成立及期后每六个月月末将对中国A股市场中的股票按流通市值从小到大排序并相加,累计流通市值达到A股总流通市值2/3的这部分股票称为中小盘股票。
Wind统计显示,截至2021年6月30日,A股4366家上市公司总流通市值达86.25万亿元,累计流通市值达到A股总流通市值2/3的规模在57.5亿元。统计显示,共有4307只个股符合要求,而像亿纬锂能、三一重工、万科A以及招商银行、五粮液、万华化学等均为大市值个股。
类似的风格漂移情况还出现在新三板基金和沪港深基金,以新三板基金为例,公募投资新三板仅限精选层股票,但实际配置中,基金经理对精选层股票的配置相对谨慎,如招商成长精选一年定开,截至今年6月30日,投资组合中仅出现微创光电一只精选层股票,且在季内大量出清贝特瑞,前十大重仓股中未见新三板精选层股票,依旧是A+H股组合中偏医药、科技的配置。